在IG發了問答遊戲,大約有三四位問我怎麼理財? 突然有感而發。
我不會理財。
唯一會做的理財動作就是把錢拿去存定存。前公司頭一年有分股(後來就沒了),分到的股票我到現在都壓在手上沒賣到現在都十二年了,因為不會賣,我媽不可思議地說:「你打個電話去就賣掉啦。」我都會惶恐要打哪隻?打去要說啥? 真的不用跑一趟銀行嗎?
這樣的理財白癡被網友問"要怎麼理財?",差不多等同請軟Q講解出師表一樣的感覺。
但有一點,我個人覺得"開源"比"節流"更重要。
節流是很痛苦的一件事,壓抑自己這個不能買那個不能碰,大概跟減肥差不多等級的痛苦。光節流而不開源,能存到的錢也很有限。就好比減肥,吃七動三,偏向某一方都會有其問題。
重點是要怎麼開源呢?
不妨試試「找一個興趣」,並且記錄它。
我看過有人興趣是烘焙,一開始只是自己做著玩,做出心得分給朋友吃,朋友覺得好吃跟她訂,就此做上副業。有人喜歡畫畫,畫出來放在IG上,久而久之就有網友委託是否也能幫忙畫一幅。有人當媽後開始用心研究寶寶副食品,記錄著就出了書。另一位媽媽,參加了一堂手作課,覺得自己有興趣,作著作著自己也開社團賣手作產品。有人興趣是彩妝穿搭,寫著寫著就變成了部落客,這些事例在妳身邊一定會有,大家無心插柳,就成了柳橙汁。
當然,直接去打工是立竿見影的選項,譬如UBER EATS,或是現在正夯的清潔打掃人員,這些也都是比較不用門檻的開源好選項,立即就可以轉換成現金。興趣的話則不一定,要看妳的天分,也要看妳有沒有運氣,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打工是賺錢以外就沒別的了,興趣的話是妳做著有樂趣,說不定還能把錢也給賺了。
再舉個例子,最近我迷上youtuber老高與小茉",是一對夫妻檔,老高他其實有點像寶傑XD,用短短十分鐘講解一些古文明,外星人,宇宙,迷之案件等。小茉則是身為跟我們一樣的觀眾視角,適時提出疑問或是耍萌。我後來看他們的專訪,老高其實之前做的是玩遊戲直播,可能太小眾了我是沒聽過,後來因為每天都會給老婆講床邊故事,也是講這些玄幻的題材,講著講著,他覺得欸?可以拍成影片啊! 於是就開始拍。
短短的一年,點閱破百萬。
光靠影片的下方廣告的被動收入,我想應該就不錯了。而老高本身有IT產業的正職工作,youtober 僅僅是副業。
「網路世代是個人人有機會當老闆的世代」曾有一位創業者這樣對我說。
妳,是我說的斜槓青年嗎?
如果是的話,歡迎留言,歡迎寫出妳的經驗,也歡迎妳分享經驗後貼妳的社團,粉絲團,BLOG,妳沒看錯我就是要妳順便打廣告。
在大環境中努力打拼的小資女,在家帶孩子苦於無法工作感到很不安、質疑自己價值的媽媽朋友,希望看完後可以生出一些前進的勇氣。
PS:圖是我們家放零錢的迷你大同電鍋,上面還放了兩隻從日本帶回的錢龜,自己很喜歡這個意象。長壽、有錢、吃飽飽XD。